3月26日,中國電力巨頭之一華能國際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,在電力行業整體承壓的背景下交出亮眼成績單。
報告顯示,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455.51億元,雖同比下降3.48%,但歸母凈利潤達101.35億元,同比增長20.01%,創下近七年最佳盈利表現。
截至2024年底,公司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已達35.82%,較上年提升4.58個百分點,距離“十四五”末新能源裝機占比33%的目標近在咫尺。
盡管全年上網電量同比增長1.13%(4529.39億千瓦時),但電價同比下降2.85%(494.26元/兆瓦時),導致營收承壓。
本期業績逆勢增長的核心驅動力,主要來自成本控制與結構轉型:
一方面,境內火電廠售電單位燃料成本同比下降8%,降至300.31元/兆瓦時,直接推動火電板塊盈利修復。盡管燃煤機組利用小時數有所減少,但煤炭采購均價下降了8.27%,使得火電機組稅前利潤大幅增加至71.38億元,同比增長67.04億元。
另一方面,公司新能源裝機規模加速擴張,全年新增并網可控發電裝機容量9692.76兆瓦,其中風電、光伏稅前利潤分別達67.72億元、27.25億元,同比增幅14.5%、33.3%;新能源占比高達97%(9417.71兆瓦)。
財務數據顯示,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505.3億元,同比增長11.06%,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3.14%,同比提升1.89個百分點。公司擬每股派發紅利0.27元(含稅)。
資料顯示,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(簡稱“華能國際”)成立于1994年,是中國華能集團的控股子公司(持股40.68%),實控人為國務院國資委。
華能國際是中國最大的上市發電公司之一,也是首家在紐約、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電力公司。公司業務范圍廣泛,涉及大型燃煤、燃氣發電廠、新能源發電項目及配套設施的建設和運營,其發電資產遍布全國二十六個省、自治區和直轄市。
作為國內的綜合能源企業,華能國際近年來持續加大在光伏等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力度。
在裝機量方面,截至2024年底,公司可控發電裝機容量為145,125兆瓦,其中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容量為51,982兆瓦,占比達到35.82%。新增新能源裝機中,光伏項目占據重要份額。公司通過參股華能岳陽縣新能源、華能六安清潔能源等企業,加速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。此外,公司計劃到“十四五”末,新能源裝機占比達到公司總裝機的33%左右,低碳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45%左右,進一步鞏固行業綠色轉型的地位。
在新能源方面,為鞏固優勢,華能國際近期密集設立新能源子公司,包括華能(南京江寧)新能源、華能(臺前)清潔能源等5家主體,業務覆蓋風力發電、光伏技術開發及儲能服務等領域。根據規劃,公司2024年資本支出達802億元,其中649億元投向新能源項目,顯示出向低碳轉型的決心。
在“雙碳”目標驅動下,華能國際通過成本管控與綠色投資雙管齊下,實現了盈利能力的顯著提升。未來,隨著新能源裝機占比的持續擴大,公司有望進一步平衡傳統能源的周期性波動,為投資者創造長期價值。